中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9.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3/11/8 15:39:00
CT、彩超、核磁检查设备、生化分析仪……目前,进口医疗器械在中国“一统天下”。在丢失医疗市场阵地的同时,中国还面临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技术垄断打破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这是业内公认的事实,国产的、进口的医疗器械数量三七开,而高端产品进口医疗器械能占据90%以上的市常”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徐珊表示。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美元规模,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记者采访获悉,山西省不仅在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各类中医院、西医院,都是进口医疗设备的天下。甚至在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医院,医疗器械也贴上了进口的“标签”。
“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足3%,与中国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不成比例。”山西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少数性能不错的国产产品在全国三甲医院也几乎没有市场,只能走乡镇医院等“低层路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是新兴产业,不论是产能还是研发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山西一家妇幼保健院的院长说,根据排量不同,一台进口CT的价格从2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而国产的100多万元就可以买到。由于技术远赶不上国外,即便具有很大价格优势,也未曾进入医院的采购视野。
除了技术原因外“洋品牌”一统天下的背后,是巨额回扣在作祟。除了院方能拿到回扣外,不少跨国公司还以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为名让医院负责人免费旅游,这也挤占了国产产品的市场空间。
让人担忧的是,中国正面临着巨额医疗器械市场收益流失、打破技术垄断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2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持续保持增长,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生产总值稳步上升。1-9月份,中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9.5%。
此外,由于无力打破技术垄断,从产品的购买、维修到更新,这些进口厂商提供的全部为“高价服务”,医院只能听任对方漫天要价。
“一台日本产核磁设备的购买费为1400多万元,每年还要续签80万元的维保协议书。如果不签也可以,设备一旦坏掉,维修费更贵。一个几十块钱的零件,他可以要价几千块钱。”山西省一家医院院长表示,这些高费用最后还是落到了患者头上,加剧了“看病贵”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国情下,医疗机构、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推荐使用适宜的高、中、低不同档别医疗器械。同时,提高国产医疗器械检查和医保报销比例。另外,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对研发人才和技术进行奖励,扶持国产优势产品。
“前些年,国产的一种药物支架上市销售后,把同类进口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一半还多。而这种药物支架的研发,即便在医疗器械业很发达的日本也还是完全依赖进口。”山西省检验检疫局一位受访人士称,在奋起直追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生产力并非完全悲观,扬长避短最为关键。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