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将提速 消费类医疗器械将受益
来源:证券时报网
时间:2013/11/7 15:16:00
权威人士日前透露,财政部门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方案已基本成形,可能成为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报道,方案将鼓励企业年金制度建立,充实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支付压力。在财税体制改革配合下,基础养老金管理有望成为中央事权,这有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缓解我国地区、城乡之间养老保障不均衡问题,有助于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各地不便于投资营运、难以保值增值的难题。
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中国式养老:“9073”养老模式
据平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现中国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未来将以以每年860万人的速度增加,205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4.50亿人,占全体人口的1/3。如何对应老龄化将是未来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发展养老产业的主要背景。
中国老龄化的特征:快速老龄化、未富先老、城乡差距大、需求大中国老龄化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27年后将接近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但中国以发达国家一半的人均收入水平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加重社会负担;2030年农村与城市的老龄化差距将会扩大到3.4%。同时,中国老龄化产业还未形成,需求远大于供给。
在未来五年将会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90%的居家养老将会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同时,按3%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来计算,到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是2012年的2.3倍。养老机构也将增加到48000个。
发展空间巨大的养老产业
目前,城乡老年人最低生活消费已超9000亿元。2050年中国老年人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人数将是2010年的2.6倍,2015年对家政需求岗位将超500万个,仅上海市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数将达9万人,需求总量为270万平方米。同时,老年人对文化与教育的需求远未达到满足。
消费类医疗器械将受益于养老服务的兴起
国泰君安表示,消费类医疗器械将受益于养老服务的兴起,且与政策扰动无关。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
预计正式文件细则或在三中全会前后出台,对养老产业构成利好,与养老产业配套的消费类医疗器械将迎来下一轮采购高峰。如轮椅、血压计、血糖仪、空气净化器,血糖仪,掌上监护仪、一体式监护仪等医疗监护设备,血压计等,都有望成为养老产业配套采购的受益者,并借助资本优势成为养老产业的整合者。
新闻排行
-
1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2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4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5【重要通知!】[09-26]
-
6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7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8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
-
9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