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2014/5/13 13:44:00
苹果公司正在组建一支高级医疗技术团队,不仅引发了生物科技企业的担忧,也透露出该公司计划在广受期待的iWatch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中融合何种功能。 招募专家 根据LinkedIn的资料变化,苹果公司过去一年至少已经从生物医学领域挖走了6位一流专家。知情人士表示,其中一位专家是两周前刚刚跳槽的,而苹果公司目前还在招聘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和硬件专家,但具体数目不详。 该公司的很多招募行为都瞄准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去年强调的一大重点发展领域。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苹果公司的新设备不会只关注健身功能,还可以监测血糖水平和营养素含量等各种人体指标。 “这是生物传感行业的一个非常特别的领域。”美国风险投资公司RockHealth首席战略官马莱·甘地(Malay Gandhi)说。RockHealth已经资助过Augmedix和Spire等著名可穿戴技术公司,而甘地本人也已经了解了苹果的一些相关举动。 由于库克承诺今年会进军新的产品类别,苹果公司目前正在面临压力。自2010年发布iPad以来,该公司迟迟没有发布新的产品类别,这也令投资者颇为担忧。正因如此,尽管开
2014/5/12 14:03:00
■ 大多数急性冠脉事件源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栓塞 ■现代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实现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定性和量化 ■斑块体积较大、低CT衰减、餐巾环征、正性重构和点状钙化与斑块容易破裂相关 ■流体动力学模型(血流储备分数[FFR]或内皮剪切力)可以描述斑块功能特征 ■ 将斑块形态和功能特征相结合,形成了CT检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 首先发现“餐巾环征”(NRS)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系统综述,详细阐述了冠脉CT血管造影(CCTA)中可以帮助确定冠脉斑块破裂风险预测的特征。文章在线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的《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杂志[Nat Rev Cardiol 2014 Apr 22]。 Pál Maurovich-Horvat博士(匈牙利布达佩斯医科大学)和同事认为,CCTA在冠脉影像学中的角色已经超越了排除冠脉狭窄这一作用。Maurovich-Horvat等总结了识别易损斑块的关键特征,其中包括他们此前报道的餐巾环征。M
2014/5/12 14:02:00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数十亿年来,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以简单的A,T,C和G来书写的。它们构成DNA的结构,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体内。而现在,这份字母清单可能要延长一些了。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创建了一个具有生命的人工细胞,其中含有两类“外来”的DNA构件。 很多科学家将这项成果视作重大突破,是通向合成特殊细胞的重要一步——这样的细胞将可以产生药物或是其他有用的分子物质。甚至它还开启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有朝一日我们将不必再借助现有的4个DNA组件便能人工构建一个细胞体。 弗洛伊德·罗姆斯贝格(Floyd Romesberg)来自美国加州拉约拉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也是这项持续了15年研究工作的领导人。他表示:“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是一个活的细胞,其中储存着遗传信息。”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了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DNA是双螺旋结构。它的每一条链条都是以一条糖分子链作为主干,并在其上连接一些次级结构,如化学碱基对形成的。一共存在4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这些不同的字母都代表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的编
2014/5/12 13:58:00
任何戴过石膏模型的人都知道那东西是多痒多难闻又多不舒服。一般来讲这些模型又重又不通风,所以其下的皮肤往往得不到很好空气和阳光,而且得不到使用的这块肌肉往往还会变得无力和萎缩。对此工业设计师Deniz Karasahin提出了一个应对方法:通过3D打印创造自定义的透气、耐洗的模型。这样一来,先3D扫描病人的四肢,然后就可以打印出塑料的模型来,再加上一些必须的金属部件作为连接部分。这样的模型可以随时移除,而不用像以前的石膏一样被锯开,因此走上市场也已整装待发。 除了相较传统石膏模型的显著优点之外,这一3D模型系统还可以集成脉冲超声波,这种疗法可以有效加速骨折的愈合。唯一的缺点应该是同学们不像以前一样在石膏模型上签名了。不过他们可以去脸书给这照片点赞呀! 这一创新获得
2014/5/9 13:53:00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课题组研究证实,食管内照射支架较自膨式金属覆膜支架在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性梗阻时,可持久且显著地改善吞咽困难症状,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食管金属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食管癌性梗阻的标准治疗方法,但传统的食管支架治疗无法控制肿瘤进一步生长,术后支架内易发生再狭窄,影响长期疗效。 滕皋军教授课题组2005年研发了装载有放射性碘(125I)粒子的内照射食管支架,前期动物实验及临床Ⅰ期试验均证明了其安全性;单中心、随机对照Ⅱ期试验也证明其较传统金属自膨式覆膜支架疗效更好。在此基础上,滕皋军教授课题组联合国内16家医院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前述结果。
2014/5/9 13:52:00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存在人体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血管紧张素II”和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相关,“血管紧张素II”指标越高,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越高。 这项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于北京时间5月6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并报道单个蛋白与H7N9禽流感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血管紧张素II”存在于人体血浆、血管壁、心脏、肾脏等组织中,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研究团队收集了杭州、上海、南京三地的47例H7N9禽流感确诊患者的血浆,经过对“血管紧张素II”以及病毒载量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H7N9禽流感病重患者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II”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管紧张素II”水平越高,体内的病毒载量越多。 “这一特征在发病后第二周尤为明显。包括8例死亡患者在内的重症患者‘血管紧张素II’指标普遍保持上升状态,但轻症患者的这一指标在第二周就会有所下降。”该成果的领衔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兰娟说。
2014/5/9 13:51:00
6日,省“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奥博阿尔茨海默治疗仪”项目在哈尔滨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省学者突破了目前国际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长期依赖药物的局限,为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找到了新的解决之路。 鉴定组认为,该项目应用内源性神经递质调控技术的原理,采用经颅磁、经颅电技术相结合,研制出新型的物理治疗仪,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经国家临床试验基地临床试验验证,该治疗仪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奥博阿尔茨海默治疗仪”项目是由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哈尔滨奥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历时八年研发成功的,近日,该治疗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首批产品正式投放市场。 链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这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困扰着全球近3560万人,仅中国就现有1000万人左右。国内外学者以化学药物手段对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均不理想。
2014/5/8 16:39:00
研究人员利用 32 岁Ⅰ型糖尿病女患者的皮肤细胞产生了这个胚胎干细胞系的克隆。 科学家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又实现突破。美国纽约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技术,以糖尿病患者的 DNA 首次制造出胰岛素分泌细胞,完美匹配病人的 DNA 。这是继一周前公布的首次利用成人皮肤细胞克隆出干细胞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的克隆干细胞实验,但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将首先以治疗为目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但过程并不完善,一系列问题使之并未应用临床,这也是科学家们尝试以基因手段进行解决的一个原因。 纽约干细胞基金会研究所 Dieter Egli 领导了这次新研究。科学家们从一位 32 岁的Ⅰ型糖尿病妇女患者的皮肤细胞中,利用
2014/5/8 16:34:00
美国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5月2日向公众宣布,美国疾控中心上周派出一组传染病专家,前往印地安纳州一家医院,因这里报告美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类SARS),并于近日初步确诊了MERS病毒的感染者。而印第安纳州和联邦政府5月5日(周一)表示,美国第一例感染MERS病毒(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患者病情已好转,已停止了辅助供氧措施,并可在病房内走动,该州卫生官员正考虑让其出院。 据CDC相关人士表示,该名患者曾在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从事医疗工作,4月24日从利雅得乘飞机飞往伦敦,而后飞往芝加哥后便病倒了,4月28日被收治入院,后被送往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从而被确诊感染病毒。 虽然MERS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力并不强,但由于其毒性极强,所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呼吁人们尽量避免去中东地区旅游。 路透社报道,有多达50名医院工作者以及病人家属接受了病毒测试,都显示为阴性。来自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将在
2014/5/8 16:23:00
喀布尔的3岁女孩萨克哈娜感染了小儿麻痹症,这是喀布尔12年来的首个确诊病例。她家之前居住在巴基斯坦,她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到部落地区。 小儿麻痹症已经蔓延至几个脆弱的国家,促使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于周一宣布,这已构成全球公共卫生紧急情况。这是自2007年相关规定允许采取此类举措以来,该组织第二次发布紧急公告。 两年前,也就是为数十亿的儿童注射疫苗的活动开展了25年后,这种致瘫病毒已经接近根除。如今,卫生官员表示,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这一目标可能会落空。 世卫组织表示,最近,巴基斯坦、叙利亚和喀麦隆使病毒分别蔓延至阿富汗、伊拉克和赤道几内亚,它们应该采取特别举措阻止病毒蔓延。 “情况在向错误方向发展,必须在出现糟糕情况前重归正轨,” 世卫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Gregory Hartl)说,“因此,我们要告诉巴基斯坦人、叙利亚人和喀麦隆人,‘你们真的需要行动起来。’” 该声明等于对这三个国家采取了旅游限制举措,代表了世卫组织最近的强硬立场。在过去,该组织常常屈服于来自成员国的压力
2014/5/7 14:31:00
指纹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汗纹”的时代。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聚合物,当接触到水时,这种聚合物会永久性地从蓝色变成红色,甚至于人指尖上微米大小的汗腺毛孔分泌出的水分就能使其产生反应。而这使得那些分泌汗液的毛孔与其周围的相对干燥的区域区分开来。这些位于微小边界处的汗腺孔能够帮助构建指纹,通过为指纹着色展现出更细致的信息,研究者将这一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每个人的汗腺孔排列形状都是永久性的、独一无二且永恒不变的,因此该研究小组认为构建汗腺孔的排布将是法医学鉴定的一大助力方式。尽管高分辨率的扫描仪也能够识别汗腺孔的排布,但利用对水敏感的聚合物还能够区分活跃的汗腺孔与不活跃的汗腺孔。 而且由于大部分汗腺孔不会从活跃状态转为不活跃状态,因此区分汗腺孔的活性差别有助于进一步缩小鉴定范围。未来的研究将揭示针对汗腺孔进行制图是否有益处,但研究者表示,只需一个含有20到40个汗腺孔信息的指纹部分就能准确推断出主人的身份。
2014/5/7 14:28:00
美模拟人脑研制出“神经网格”电路板,运行速度是普通电脑9000倍。 人脑其实是一个高效又节能的器官,用又慢又杂乱的神经元,就可以处理一些对世界上最厉害的超级计算机而言都很棘手的问题:理解语言、抽象思考还有控制动作等。而这个比鞋盒还小的人脑,只用了比家里电灯泡还少的能量。 人脑的这种高效和节能一方面给予科学家灵感,另外一方面也吸引了科学家进一步探究其秘密的欲望,而模拟人脑的芯片或系统则满足了这两点,从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运行速度更快且能效更高的微型芯片,其运行速度为传统个人电脑(PC)的9000倍且能耗低很多。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有望大力推动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人类对自己大脑的理解。例如,能像人脑快速高效运行的芯片有望让机械义肢拥有健全肢体的复杂性和反应能力。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刊》上。 “神经网格”或能操控义肢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副教授夸贝纳·波尔翰研究团队研制出的“神经网格(Neurogrid)”电路板,由16块特制的“神经内核(Neurocore)”芯片组成,
2014/5/7 14:23:00
5日,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孕妇血样检测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等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 对于有必要接受染色体异常检查的孕妇,传统诊断多采用羊膜穿刺或绒毛膜采样的方法,大多在怀孕12周左右进行。这些介入性方法有两大缺点:一是时间长,需要2周到3周才能出结果。二是穿刺针有不到1%的几率扎到胎儿,可能引发感染甚至流产。 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与广州爱健生物技术公司等机构研发的新诊断方法则基于新型高通量测序技术,只需抽取孕妇2毫升血样,就能诊断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包括最常见的唐氏综合征、导致形体和器官多种异常的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这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能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序列测定。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教授表示,新诊断方法速度快,可把诊断提前到怀孕第9周,4天便能出结果,准确率也非常高。 张康表示,其所用的测序仪器基于半导体芯片,每次工作只需15个样本,测序时间只有2.5小时,可由医院
2014/5/7 14:18:00
【创纪录:数字医疗投资2014年第一季度超13.5亿美元】根据美国Start Up Health的最新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数字医疗投资超过13.5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额翻了一番,大部分投资都发生在加州北部和东北部。 【2013年数字医疗融资集中的6大领域】根据Rock Health的这份年终报告,2013年近50%的融资集中在6个领域:EHR/临床工作流、分析/大数据、数字医疗设备(面向临床和专注于特定疾病/病症的产品)、可穿戴设备/生物传感器(带有普通生物传感器的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人口健康管理、医疗消费者邀约(购买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产品,倾向于B2B和B2C市场)。 【2014年数字医疗投资领域或将改变】去年,数字医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大数据,达成了112笔投资交易,投资额为7.12亿美元,但今年对患者邀约(patient engagement)和传感器、生命体征监测的投资预计会大幅增长,前者增幅会达400%,后者会增长200%以上。 ------新远的小分割线----- 【惊!吊销行医执照的医生居然从联邦医保年挣百万美元】根据《商业周刊》近日报道,上个月美
2014/5/7 11:24:00
克利夫兰诊所以其多项医学专长位居美国顶级医疗机构之列。不仅如此,这家机构的创新能力也令人称道。克利夫兰诊所创新部负责对本院医生和研究人员开发的医疗技术进行商业开发。近日,该部门的执行董事Gary Fingerhut分享了本部门的战略和目标。 2000年以来,美国共有66家公司启用了克利夫兰诊所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其中近3/4的公司得到了7.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克利夫兰诊所创新部办理了近450个许可证,递交了2200份专利申请书,525项专利获得了授权。这些新公司为俄亥俄东北部地区创造了1100个就业机会。 医疗信息技术占克利夫兰诊所创新部业务量的23%。Fingerhut表示,医疗改革使“医疗信息技术领域活动频繁”。打包付费、护理路径、临床决策支持和所有与价值有关的方法为医疗信息技术提供指导。 克利夫兰诊所创新部投资传播技术,并负责把这些技术转变为财富。大部分技术没有关注未满足的需求,而是关注实时披露问题,以便对工作流程产生影响。“这些创意都是临床医生在行医时候产生的。”Fingerhut说。 流程创新 Fingerhut表示,克利夫兰诊所创新部的标准商业化流程运行了13年。从提交创意
2014/5/7 11:14:00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1日报道,21世纪正在见证3D打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项新兴技术在建筑业、制造业和工程学领域已经有了很多著名的应用,现在该技术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医学领域。3D扫描技术的诞生与有机喷墨打印墨水和热塑性塑料相结合,已经能够“生物打印”出人体的某些部分,满足广泛的医疗需要。据英国公司Fripp说,在一小时内打印150只假眼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这种大规模生产技术不仅加快了假眼的生产速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打印的每只眼睛在色调上都有少许区别,这是为了产生更好的美学效果。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提供他们支付得起的假眼。 Fripp还与英国的设菲尔德大学合作生产面部假体,例如耳朵和鼻子。对患者进行3D面部扫描后,利用色素、淀粉和硅树脂打印假体,复制出与患者原来的鼻子或耳朵非常匹配的面部结构。这个项目的真正好处是,当你开始佩
2014/5/7 11:03:00
三位英国女性目前进行了一个革命性的手术,将自己的“胸罩”植入皮肤下面对抗自己的乳房下垂。 内置胸罩由细的硬质硅树脂组成放置于乳腺组织下方,同时丝线带固定在患者肋骨上用于托举乳腺。 这些植入物隐藏在皮肤下面,能够让女性不用戴胸罩。 该手术大概耗时45分钟,费用为6000英镑左右,比标准乳腺植入贵1000英镑。 胸外科医生Jian Farhadi教授上周在医院对第一批三个女性试验性手术。 专家表示该手术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检测其对女性的长期影响。 教授还表示该手术将为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选择,不过手术并不能适应所有的乳腺下垂。 专家对新型植入物非常期待,但手术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长期的验证。
2014/5/6 15:17:00
在许多的层面上,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都快得令人难以想象,这其中就包含传感器技术。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手机当中的传感器有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科技网站TechRadar日前就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预测和展望。以下是文章内容: 你的手机已经能够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你正以怎样的姿势握着它,你对它说了些什么,以及你的移动速度有多快。 而相比移动传感器技术即将获得的重大革新,现在不过是自我感知设备和持续数据记录时代的开始。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已经习惯了翻转手机或平板来使显示内容在横屏和竖屏之间切换,但其实这种技术也是相对较新的创新,在过去3-4年内才变得普及。 而最早利用这些传感器的设备甚至都不是智能手机,而是任天堂的游戏主机Wii。 传感器的意义 目前,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同时也被市场上几乎所有产品所配备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用于测量运动和朝向;还有陀螺仪,用于测量手机在三个轴上的角度旋转,并让加速度计读数获得更高的准确性。 在位置服务方面,我们有用于探测磁北的磁力计,还有某种形式的GPS芯片。 除此之外,还有用于识别你在打电话时将手机靠近脸部的距离传感器,
2014/5/6 15:07:00
日前,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从猪膀胱取得的一种薄片材料,帮助因在战场与户外运动中严重受伤而行走困难的患者重新长出腿部肌肉。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一般情况下,人体骨骼肌肉受伤后可以再生,但如果肌肉大量受损,则无法自我修复,未修复处会被疤痕组织填补,导致组织功能丧失。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干细胞技术,通过植入从猪膀胱取出的细胞外基质(ECM),吸引干细胞前往受伤部位,诱导它们变成肌肉细胞。 研究人员首先用后肢严重受伤的小鼠进行动物实验,证实了新方法确实有效,然后才开始人类临床试验。试验招募了 5 名患者,包括3名军人和两名平民,他们因遭遇爆炸或运动失去了 58% 至 90% 的大腿或小腿肌肉,手术等方法已不起作用。 手术前,5 名患者首先接受专门针对各自功能缺损的物理治疗,为期 12 周至 16 周,然后用手术方法清除他们受伤部位的疤痕组织并植入细胞外基质,手术 48 小时内重新启动物理治疗,为期 5 周到 23 周。 6 个月后,所有患者都报告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核磁共振及电脑断层扫
2014/5/6 14:38:00
内窥镜是一种光机电结合的精密仪器,用于观察人眼所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体内组织和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工业微加工、医学诊断、微创手术等领域。从最初的硬管内窥镜到现在的光纤内窥镜以及电子内窥镜,内窥镜的技术发展日臻成熟。 内窥镜微创手术作为外科手术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能够帮助医生完成临床诊断、治疗和微创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相对传统手术而言,对于患者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特点。微创手术是高科技带来的医学革命,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是光电显示系统与高科技手术器械以及传统外科手术相结合的前沿技术。传统的内窥镜诊疗术作为无创、微创外科的一种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典型器材是光导纤维内窥镜、电子内窥镜和超声内窥镜等。 Avi Yaron在26岁的时候遭遇了摩托车车祸,这一天被他称作生命中最幸运的日子。当医生为他做大脑扫描检查时,在他大脑深处发现了一颗肿瘤。经过6年的搜寻,他找到了关键的外科医生和专家,他们以传统手术方法为他成功切除了肿瘤。但是寻找更好外科手术方法的想法继续留存在他的心里,他不断考虑并试验以微创方式进行大脑手术的各种方法。 在过去25年里,微创外科手术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