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2014/4/15 9:38:00
近日,富士胶片发布了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FUJIFILM FC1”,这是与其在2012年4月收购的索诺声(SonoSite,现为FUJIFILM SonoSite)联合开发的首款产品。配备了新开发的具有较强图像处理能力的微处理器(MPU),可获得描绘能力出色的高分辨率图像。富士胶片表示,该诊断仪单手便可携走,适合当场检查和诊断(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现场即时检测)。新产品将从2014年5月12日开始销售。 此次发布的FUJIFILM FC1 FUJIFILM FC1融合了富士胶片的图像处理技术和FUJIFILM SonoSite的机壳小型化及探头坚固化技术。其最大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富士胶片擅长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与台式诊断仪同等的高画质。 新产品采用了两大图像处理技术。第一是配备了新开发的众核处理器(Many Core Processor),大幅提高了运算能力,由此便可高速处理探头获得的庞大数据。还能防止因测量的人体组织硬度不同造成的音速不稳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现象。其工作原理是,运用高度的运算能力,将在不同音速下测得的图像用软件处理生成,从中
2014/4/15 9:36:00
血压作为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也是监护仪上必不可缺少的监测参数。目前监护仪上一般配备有创血压(IBP)和无创血压(NIBP)两个模块。有创血压(IBP)的测量原理简单,主要取决于血压探头上的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度和线性度。无创血压(NIBP)也采用基于示波法的测量原理,但放气测量时采用阶梯状放气 而不是均匀放气,该方法大大提高抗运动干扰的能力,适应各种场合监护的需要。由于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目前欧洲等发达国家,已大部分淘汰了水银柱的血压计,而使用了国际标准认证的电子血压计,目前国内也出台了淘汰水银血压计的通知。 未来血压计研发的一个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准确度。准确度的评价当前一般采用听诊法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一些研究机构正着力以有创血压(IBP)测量值替代听诊法,作为评价标准。无创血压(NIBP)的抗运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提到的方法都是建立的示波法基础上,利用袖带充放气完成一次测量过程,不能实现每博血压的连续测量。由于连续实时监测血压化具
2014/4/14 9:41:00
用打印机打出一个能在体内怦怦跳动的心脏?这并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研究人员说,这种“生物人造心脏”有望在10年内进入人体实验阶段。 负责这一项目的生物学家斯图尔特·威廉斯说,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人类心脏瓣膜以及小血管。实验证明,这些小血管在老鼠等小动物身上可以正常工作。 研究团队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打印出心脏的各个部件,然后手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不过,这一项目的终极目标是用人的自体细胞打印出一个完整的、能用于移植的心脏。 美联社10日引述威廉斯的话报道,这样的心脏不会像他人捐献的心脏或人工心脏那样带来排异问题,患者移植后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 如果一切能按计划进行,这种生物人造心脏有望在10年内进入人体实验阶段。首批受试者将是无法移植人工心脏的心脏病患者,比如因大小不合适而不能接受人工心脏的儿童。 挑战重重 用3D打印技术打印心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研究人员说,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打印出来的细胞像真正的心脏细胞那样协同工作。另外,如何让这些人造组织在打印出来后保持活力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正在尝试用3D打印技术打印肾脏的
2014/4/14 9:39:00
总部位于加拿大的移动医疗成像诊断解决方案提供商Calgary Scient旗下医疗诊断成像软件ResolutionMD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ResolutionMD允许医疗机构把移动设备作为影像诊断工具,最新获得FDA批准的成像形式包括计算机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无线电透视成像、血管造影成像、超声波成像、核医学成像、内镜检查成像和眼科成像等,但不包括乳房X线成像。之前,该软件的成像形式仅包括计算机化断层显像和磁共振成像。 ResolutionMD与其他医疗影像应用不同,它由服务器完成所有的运算工作,并采用流式图像传输技术将影像发送到智能手机上。医生可以在几秒内看到医学图象。其他应用程序完成这个过程需要10-20分钟。 Calgary ScientResolutionMD获得的中风患者CT扫描结果要快24%。对于医院而言,医治每位患者的时间平均节省11分钟。
2014/4/11 9:42:00
近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在中国出生,完成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猴子属灵长类动物,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未来有望定向改造人类基因,治疗基因疾病。 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可以对目标DNA进行插入、删除或重写,类似计算机编辑文字一样对物种基因进行编辑,而且成功率较高。这次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不仅可以利用Crispr技术高效精确地编辑灵长类基因、,还能培育出个体。 科学家首先给猴胚胎细胞注射定制的RNA,将“编辑工具”——DNA切割酶Cas9引导至期望的突变位点,引导修改3个基因:一个是调节代谢的基因Ppar-γ,一个是调节免疫功能的基因Rag1,第三个是调节干细胞和性别决定的基因。科学家们在180多个单细胞期猴胚胎中同时靶向编辑了这3个基因。在对15个胚胎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后,他们发现其中有8个胚胎显示出两个靶基因同时突变的迹象。随后将遗传修饰过的胚胎转移到代孕母猴体内,其中一个生出了一对孪生猴。
2014/4/10 9:47:00
日前,英国科学家发现使用光遗传技术可以刺激神经元,以此帮助瘫痪肌肉恢复功能。 利用闪光刺激经过遗传修改的神经元,可以恢复瘫痪肌肉的运动功能。英国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开展的这项最新研究,为使用光遗传学技术来治疗脊髓损伤、癫痫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神经失调疾病铺平了道路。 光遗传学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涉及到对神经元进行遗传修饰,使其产生一种光敏蛋白,当暴露在光照中时就会发送电信号。到目前为止,光遗传学技术主要被用于研究大脑如何工作。有些团队也在探索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可行性,但对大脑进行不可逆的基因操控所引发的担忧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 而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伦敦大学学院的琳达·格林史密斯带领的小组在实验室里修改了小鼠的干细胞,然后将它们移植到小鼠的腿部神经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有问题出现,移植的干细胞能够更容易被去除。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插入了编码光响应蛋白的藻类基因,通过添加信号分子,使干细胞发育成负责让信号在脊髓和身体其他部位来回传递的运动神经元。接下来,这些神经元被植入自身神经已被切断的小鼠的坐骨神经。待5周后植入神经元与肌
2014/4/10 9:46:00
目前机器人用于外科手术日益增多,它们能让外科医生执行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过程。 机器蛇是医学机器人的新物种,它能够在不进行切口的前提下滑进患者的喉咙到达患者体内特定的部位。 研究人员希望这个灵活的设备能够在人体内进行更高级的手术。 这款名为Flex System的设备是基于宾夕法尼亚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家Howie Choset的研究,由Medrobotics Corp公司研发的。 最初机器人呗设计用于奥地利的核电站。现在这款灵活的内镜系统可使外科医生到达用其它方法很难达到的患者的部位。 该系统能让更多的患者享受最小化创伤治疗,同时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进入患者口腔后,医生通过手柄控制机器蛇通过器官和避开障碍。设备的头部有高清摄像头能让医生看到它所经过的地方。 机器蛇由互相连接的片段构成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伸直。每个连环的前端都与前一个紧密相连,防止其意外膨胀。设备的摄像头端俺有小的外科手术设备,能够在人体内进行手术操作。 目前该设备用于进行咽喉的手术。但在未来该设备可能会用于执行诸如心脏手术在内的复杂手术。
2014/4/10 9:44: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不过,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每天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生活的琐事以及大量的电子辐射,使亚健康这个现实摆在了很多人面前,平时对身体出现的病症不去重视,最后只会越积越大,终有一天会集中爆发,那时再后悔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 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失眠、易疲劳、胃肠功能下降消化异常。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容易患多种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器质性疾病,如经常感冒,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或消瘦等。因此亚健康是各种疾病滋生的温床和罪魁祸首。那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有没有能够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方法呢?这个答案现在已经有了肯定的结果,这种可以攻克亚健康的法宝就是新鲜活细胞疗法。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变化,因此
2014/4/9 9:54:00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长沙宣布,由该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三例国产机器人手术于最近一周内顺利完成。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首次运用于临床,标志着中国走出了一条手术机器人自主创新的道路,打破了国外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局面。 据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朱晒红介绍,三例手术分别于3月26日、3月31日、4月2日开展,患者为两名中年男性和一名中年女性,其中一名男子入院诊断为胃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另两名为阑尾炎。经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医院在全麻下分别实施“腹腔镜探查+手术机器人辅助胃穿孔修补术”和“腹腔镜探查+手术机器人辅助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病情均保持稳定,其中两名男性患者恢复良好。 手术机器人实质上是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一般由医生控制台、机械臂系统和3D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手术时,医生在操控台上边观察边操作,系统将医生的动作信号通过“遥控”精确传递至机械臂,转
2014/4/9 9:50:00
近期,天津市百利康泰朱文娟研制出的水蛭素真空采血管,破解了患者化验需多次抽血难题。 大约10年前,朱文娟和几位挚友开办公司专营医疗器械,经过几年发展,他们看准了生物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研发医疗新材料的领域,并着力于水蛭素和相关产品的开发,现已推出的专利产品有:采血管、刮痧板、骨髓载玻片等医疗器械产品。其中新近研发的水蛭素真空采血管实现了一次采血5ml满足多项化验需求。“有时候患者看病化验要抽好几管血,如果采用内含水蛭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只需抽取一次血样,放入化验机内化验即可,不仅减少患者抽血痛苦,也能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水平。从成本上讲,一支水蛭素采血管成本基本等同于三支普通采血管的成本,对患者来说没有增加开支。”朱文娟介绍,该产品近期将投产,销售网络已经围绕京津冀地区搭建,并很快推向全国,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亿元。 作为一名80后,朱文娟认为创业贵在坚持。“公司研发水蛭素之初并不顺利,在2006年到2009年是我们最艰苦的时候,当时全部经费几乎都投到了研发上。为了生计,我们都去外面做兼职,我当时就给别的公司当过会计。”朱文娟告诉,在2009年之后,随着公司新产品不断研发成功,进入良性
2014/4/9 9:49:00
近期,由新加坡A.STAR微电子研究所开发的“神经元阵列芯片”,这种芯片可以植入人的大脑实现长期颅内停留并且不会损坏其他脑组织。芯片的底部由很多微型的探针阵列组成,这些探针可以与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并接收肢体控制讯号,这种技术研究成熟以后将可以帮助截肢者和患有脊髓炎的患者利用大脑来控制机械假肢行走。 虽然上面说的给你感觉这玩意儿相当厉害,一定能够帮助不少原本无法行走的人们,好处多多。但像大脑这样精密的组织要想成功的把这玩意儿植入进去而不出现任何差错,这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我们目前常用的小损伤手术方法是通过颅骨钻孔来建立一个“通道”然后连接所需要的设备。这种方法并不完美,如果出现问题,患者可能会引发感染甚至颅内出血。所以科学家们想为此设计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面说到的问题,A.STRA团队首先将芯片做的尽可能的薄,另外他们采用一种创新式的微组装技术(以微米为单位)可以将芯片送到到大脑蛛网膜下腔内,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操作。目前研究小组还在完善手术实施的过程并开始测试芯片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再有一段时间的努力,这种芯片将有可能成功运用到现代医疗技术当中来。
2014/4/8 10:01:00
近日,手机百度iBreath新功能测试视频流于网络,引发众媒体与网友纷纷猜测百度即将进军移动医疗领域。视频中测试者只需要打开手机百度这个功能,按住手机并对手机吹气。停止吹气后,手机百度随即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和专家建议输出一份健康分析报告。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者还拿出一台呼吸机,结果几乎相差无几。碉堡功能令众网友直呼“太牛逼”。有技术大牛就在微博上对此点赞吆喝道:“iBealth的神奇功能即将席卷全球,据说已突破智能设备最大瓶颈——传感器系统无需任何配件,只要对手机呼吸,即可测出你的健康状况。Smart Health走进大众生活的第一步,看来比Google的智能药丸先进多了!”而同样关注科技领域的某网友还对这一功能的实现原理做出分析:“吹气强弱结合云计算、大数据,肯定能看出男女哪个中气十足,哪个气虚肾虚。这种功能实现起来难度大啊,不是技术强绝的大百度,我还真不相信能做出来!”可见,在科技领域,移动医疗的旋风一直备受期待,环顾国内,目前能实现移动医疗技术突破的企业真是寥寥无几,若是手机百度iBreath上
2014/4/8 9:59:00
波士顿科学近日宣布,波士顿科学中国推出其全新的消化内镜介入诊疗的专业教育品牌——新镜界学院(BSC Endo Institute)。新境界学院作为波士顿科学创新培训学院(IAS)重要的组成部分,于2014年3月30日在上海举行了开幕盛大的揭幕典礼。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游苏宁等多位消化内镜技术领域专家均出席了典礼,并为学院揭幕。新镜界学院是波士顿科学在中国打造的专注于消化内镜介入诊疗领域的系统化教育平台,也是波士顿科学创新培训学院的专业教育平台之一,其课程体系由国家级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参与制定。学院将重点开展面向全国消化内镜、外科医生及医疗相关人员的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技术培训,为更多的医生提供不同阶段的消化内镜手术技能学习、学术分享和交流的机会, 并成为消化内镜医生最值得信赖的继续教育合作伙伴。李兆申教授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波士顿科学为ERCP等消化内镜介入诊疗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而新镜界学院的成立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举措。相信学院建立
2014/4/8 9:57:00
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历经10年攻关研制成功系列化脑起搏器,2013年获得产品注册证,打破了进口产品的独家垄断。截至2014年3月底,清华脑起搏器已完成近600例次植入量。 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到来之际,“第三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大型公益活动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邀请已植入清华脑起搏器的1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来到现场,他们集体进行了合唱表演。 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教授介绍说,据统计,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达到250万。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是20世纪末期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将电极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通过慢性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疗法,全世界已有超过10万名患者植入了脑起搏器。 据介绍,作为有源植入类高端医疗器械,脑起搏器具有很高的技术和工程开发难度。清华大学集合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将载人航天高科技应用于脑起搏器的研发。截至2014年3月底,清华脑起搏器已经完成近600例次的植入量,患者来自全国27个省份和新加坡。 据悉,可充电版本的清华脑起搏器于2013年完成53例临床试验的1年随访,并提交注册申请,
2014/4/4 10:10:00
虽然早在100多年前,两位德国医生马克思·尼兹与约瑟夫·利特已开发出可供临床使用的检查尿道与膀胱病变情况的“膀胱镜”,但受当时所用材料的制约,这种原始体内诊断器械产品存在制作工艺粗糙、检查精度不高及容易损伤泌尿道黏膜等缺点。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西方科学家发明了可传导光线的光导纤维,并与微型照相机相结合,这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内窥镜”。此后几十年里,西方医疗器械厂商陆续开发出多种可用于不同临床检查用途的内窥镜类产品,从最常用的胃镜、食管镜、喉镜、鼻镜、耳镜、膀胱-尿道镜到支气管镜、肺镜、子宫镜,甚至十分纤细的骨关节镜等数十种不同类型的内窥镜产品。总之,内窥镜已发展成为一大类医疗器械产品,其国际市场销售额合计高达数十亿美元之巨。 多功能内窥镜 目前,市场上的内窥镜类器械产品大体可划分为三大类:1.刚性内窥镜;2.半柔性内窥镜;3.柔性内窥镜。其中,后两类内窥镜的发展速度尤其快。如以半柔性内窥镜为例,国外厂商已开发出除单纯用于检查体内病灶情况的备有照明光源(现为LED灯)及照相机等基本配置部件外,还装备有微型手术器械(如刀剪等)、吸附(废物)管、冲洗管(可提供清水及消毒液等不同液体,以便
2014/4/4 10:07:00
西山科技位于“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山城重庆,创始于2000年5月,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3月31日,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向大家展示“眼科手术动力装置”。 3月31日,从市科委获悉,由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眼科手术动力装置近日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准予生产上市。同时获得注册证的还有我国首台脊柱微创手术动力装置。 据介绍,手术动力装置主要是在外科手术中对骨组织进行处理,如钻、铣、磨、锯、刨等,可用于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很多领域。 “现在很多椎间盘突出患者,都会选择保守治疗方式,直到严重得难以忍受了,才会想到外科手术。”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说,实际上,保守治疗的效果很有限,但之所以病人不愿意选择开刀,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创口大、恢复慢,使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和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他表示,近年来,以椎间孔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手术逐渐兴起,主要针对脊柱疾病中占80%的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具有创口小、感染风险小、愈合快、痛苦小等优势。但由于椎间孔镜技术发展时间不
2014/4/2 10:12:00
日前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宣布可通过大脑扫描检测并重建出人大脑内想象的人脸,有效的读取出人的思想。 研究人员用fMRI扫描成功的识别了受检人正在观看的人脸。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可以应用到证人举证重建犯罪分子的面容或者用于重建梦境。 以前的试验研究人员能够重建被扫描者看到的海滩和城市场景。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fMRI扫描能够准确的重建作为别人视角的人脸。心理和认知学教授Marvin Chun表示这也是一种思维读取的形式。fMRI扫描技术复杂性日益跳高,科学家已经可以从大脑扫描数据中提取出个体视角的信息,并能预测预测出你所看到是海滩、城市场景、动物亦或是一个建筑物。 但是以前的研究只能告诉我们所看到的是动物或者是建筑物,并不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动物或什么建筑。目前这个研究是在不同复杂度水平。 Chun教授的学生,Alan S.Cowen想要验证时候能用大脑活动的模式重建人脸。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人脸要比建筑物更复杂和精细。人脑有很大区域用来处理人脸信息,因为这对维持生存是很重要的。 Cowen表示,人类理解人脸要比理解建筑物要高级的多,我们可以重建一个犯罪分子的脸。 该团队对六个人在进行fMRI扫
2014/4/1 10:13:00
史蒂芬.霍金的声音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分辨的声音。但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严重发生缺陷需要依靠计算机合成声音,只有少数几种声音可供选择。 为了让失声的人能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的声音,现在有组织鼓励人们捐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声音ID(VocaliD)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专家正在完善录音过程。他们希望用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来进行这一过程,以便让人能够从世界各地来录音捐献出自己的声音。录音的质量越高,得到的声音越真实。 为了建立自定义个性化的声音,VocaliD的专家选取有发声缺陷的人,然后利用捐献的声音的一部分产生和合成属于他们自己特色的声音。 专家按照年龄、身高和性别等因素匹配捐献者与发生缺陷的人,从而尽可能的让合成的新声音能够与使用者原始的声音相符。 据VocaliD项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上千万的人需要依靠合成声音。但是电脑合成的声音太过单调,缺乏个性。 每个人因为发生部分的解剖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都具有自己的特色。VocaliD希望通过声音捐献,让那些失声的人有更多的选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2014/3/31 10:21:00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社区调查中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0%。其通常分为Ⅰ型(胰岛素依赖型)和Ⅱ型(胰岛素不足或作用缺乏型),两种类型的糖尿病人都需要补充胰岛素以维持体内血糖的正常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低水平,胰岛素泵给药是当前的最佳治疗方案。长期以来,分次注射几乎是唯一的胰岛素给药方式,现在依然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分次注射长效胰岛素的方式与正常人体的持续分泌短效胰岛素方式差别较大,存在以下主要缺点:1、长效胰岛素的吸收变异率最大可达52%,导致血糖控制极不平稳,给患者带来痛苦与危险;2、操作繁琐,病人平均每年须接受1643次注射,治疗过程紧张痛苦。为此研究一种科学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减轻病人的痛苦且精确地控制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创胰岛素泵为当前最佳研究方案,但该方式仍存在两个主要的缺陷:1、不能在线获取人体血糖浓度,开环控制模式无法实现精确的血糖浓度控制;2、胰岛素的加注模式选择有局限性,患者很难决定合适的给药方式;因此,一种新型闭环式人工胰岛素泵正在研发当中,该装置可在线获取
2014/3/31 10:15:00
宾大的研究人员正试图了解中风病人床头放置方式对于病人脑血流量的影响,以便今后对严重中风病人实施个性化实时护理。据美国科技资讯网站RedOrbit报道,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了一款非侵入式、可连续监测中风病人脑血流量的光学设备,该校研究人员试图利用这款设备了解病人床头的高度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以便今后实施个性化实时护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研究中心(Penn Medicine)收治的严重中风病人中,绝大多数被要求平躺至少24个小时,目的是增加脑部受损组织周围较为虚弱区域的血流量。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中风》(Stroke)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床头平放对于增加绝大多数中风病人脑血流量有效,但1/4的病人表现有所不同:当他们的头部抬高角度放置时,脑血流量达到了最高值。正是不同病人存在的上述差异性,该校研究团队正测试一款新型光学设备,它可放置在病人床边,并能够以非侵入方式来连续监测中风病人的脑血流量状况。这项技术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使用非侵入方式将设备放置在病人头部的表面,设备将测量穿过颅骨及脑部并返回组织表面的近红外光源的波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