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2014/10/31 15:48:00
Google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将能够检测疾病的纳米颗粒和腕带式传感器结合。这种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胶囊口服后进入病人血液,探测人体生化指标的轻微变化,来作为对疾病的早期预警系统。目前,这一项目还处于初步研发阶段。 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许多癌症如胰腺癌,只有到了无法治愈且致命的阶段才能被检测到。而实际上,癌症组织和健康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Google希望利用持续的血液监控来及早发现癌症的特殊征兆,在任何身体症状产生前就能提早做出诊断。 这一项目由Google的研发部门Google X负责,该部门一直致力于潜力无限的颠覆式创新。Google最近有很多在医学领域的新尝试,包括先前研发的供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血糖测量隐形眼镜,收购制造供帕金森患者使用的防抖勺的公司,以及购买研发抗衰老产品的Calico公司和提供个人基因检测试剂盒的23andMe公司的股份。 吞一把纳米颗粒? 这一项目由分子生物学家安德鲁·康拉德(Andrew Conrad)领导。康拉德此前发明了一种廉价的HIV检测,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他表示:“我们想要做的,是将医药从发病后的治疗,转变为积极的预防,而纳米颗粒就能够让我们从分
2014/10/31 15:46:00
近日,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癌症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或许可以帮助诊断胰腺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者Myles Brand教授表示,胰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癌症,本文中我们发现了一些microRNAs在胰腺癌患者的血液中的循环水平较高,因此通过对血液中循环的microRNAs分子水平的测定就可以帮助确定病人是否患上了胰腺癌。 miRNA-10b、miRNA-155及miRNA-106b表达的增加可以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机体中被准确检测到,而胰腺导管腺癌也是迄今为止最恶性的一种胰腺癌。文章中研究人员收集了215名患者的血浆、胆汁以及胰腺液来进行检测,同时辅以内窥镜检查法帮助诊断。Korc说道,以后我们或许就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血液检测类确定个体患胰腺癌的风险,发现特殊的标记物对于进行胰腺癌早期判断也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发现,这种新型检测技术或许可以用于区分胰腺癌和其它胰腺炎。 新型标志物的发现也是科学家们抵御转移性胰腺癌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当前的疗法仅能将患者的寿命延长6至16周;胰腺癌难以
2014/10/30 15:44:00
近几年,雾霾一直是令人头疼的大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出现,如“防霾作大神器”、“最新隐形口罩”等等。什么才是对抗雾霾最好的武器呢?一个来自重庆的创业团队风小六做了“全球首款穿戴式智能空气净化器”。 雾霾天最好待在室内,因为污染更轻而且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如果必须出门,通常会戴上口罩,要是你能把空气净化器戴出去呢?这款空气净化器就是要实现这个想法。 这款产品像一款没有遮住耳朵同时麦克风延长到鼻孔的头戴式耳麦。头部有进风口和净化器,出风口直接对着鼻孔。产品重200g,续航为6小时,官方表示将来希望能达到8-10小时。出风口的风量3m3/h,约为正常人呼吸量的2倍以上。净化的效果很强,可以滤除99.9%的PM2.5和90%的甲醛,出风0颗粒物。 除此之外,这款产品还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可以随时随地检测空气质量,数据包括PM2.5、CO2,温湿度和甲醛VOC,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可以APP上查看实时数据。风小六表示,他们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效、无臭氧的静电除尘技术,可以吸附无限小的粉尘。同时,这款产品无需更换滤芯,只需用清水冲洗。 它还有一项智能空气管理功能,放在家里可以根据空气质量自
2014/10/30 15:40:00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竹内昌治率领的研究小组24日宣布,通过把人工培养的肌肉组织安在人工关节上,他们成功制作出了能像人类手指那样屈伸的人工手指。这一成果有望在再生医疗领域得到应用。 研究人员将大鼠的肌肉细胞植入特殊的凝胶层,然后将多个凝胶层放在一起进行培养,最终培养出了长约8毫米、厚约1.5毫米的立体肌肉组织。 随后,研究人员在长2厘米的塑料棒两侧分别安装了人工培养出的大鼠肌肉组织,塑料棒正中安装有关节。利用微弱的电流进行刺激后,肌肉就会收缩,而轮流刺激两侧的肌肉,就能使塑料棒像手指那样屈伸。 以前利用肌肉活动人工关节时,肌肉会在约两小时后收缩僵硬。而此次开发的人工关节由两个肌肉组织牵拉,所以不容易变僵硬,两天后仍能运动。这使得这种人工手指有望长期使用,从而能作为医疗用品进入实用阶段。 如果进一步向肌肉组织加入血管和神经,就能制作出完全可以替代人类手指的装置。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有望用于肌肉萎缩症等的治疗。他们还准备利用这一成果开发形态样貌更接近人体的机器人。
2014/10/27 16:31:00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一名前英国士兵成为英国第一位实施腔镜肾移植的患者。 Brian Blanchard患有肾衰,需要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上个月医生用腔镜外科技术对其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这一技术有两项突破。 其一是移植器官来自他的姐姐Pam Marphett,医生通过她的腹股沟取出捐献肾脏而不是传统有腹部取出,几乎没有留下术后瘢痕。 另一项突破是,取出的肾脏植入Brian体内在其腹部留下的切口不到2.5英寸。以前肾移植手术的切口大小为10英寸. 外科医生说,新技术为更安全的移植手术奠定基础,同时能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技术的进步是让腔镜肾移植成为可能。来自印度的英国皇家利物浦医院的Pranjal Modi教授在2010年首创微创移植手术,经由肚脐进行无瘢痕内镜摘除肾脏。他在印度北部的艾哈迈达巴德成功实施了172例微创手术。 但该手术从未在其它地方实施过。Modi教授还精通由腹股沟进行捐献器官摘取。 两个内镜技术的目的都是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痛苦和感染风险让患者尽快出院。 医生不止为Brian避免了大手术切口,同时还为其避免了新的瘢痕,医生通过他旧的阑尾炎手术瘢痕实施肾移植手术。 原文链接
2014/10/24 16:03:00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disabled-world报道,在第118届美国眼科学会年会上,华裔医生美国著名眼科重建医生谢铮杉(DavidTse,M.D.)就公布了自己最新的医学成果,一种快速而廉价的3D义眼打印技术,通过扫描眼癌患者的眼睛重建义眼,使得患者在外形上重获自信。 目前这项新技术已经成功的在一名50岁的眼癌患者眼睛上使用。谈及这项技术的初衷时,谢医生表示,他们希望为患者带来更实惠的义眼,让眼癌患者也能够再次恢复面容,不用在生活中太过异常而面临窘况。谢医生称自己最初在看到美国太空站为太空人打印3D太空扳手后,启发了他研发3D打印义眼的想法。 这项新技术,无疑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是价格,传统义眼的制作价格在10,000到15,000万间,因为属于整形式手术往往保险公司不予报销,而现在的3D技术将成本锁定在了一只500美元的合理范围内。其次传统义眼的订制以前需要数周完成,但是现在的打印制作速度将时间缩短到二十分之一。合理的价格及快速的时间对于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的消息。最后由于采用了更耐污染的材质,新的3D义眼也将原先2到3年的寿命延长至了10年,并且佩戴更加柔软舒适。
2014/10/24 15:59:00
近日,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实验物理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放射疗法杀灭癌细胞的机制。 研究者利用闪光灯来追踪氨基酸纳米分子内部电子的超速运动方式,研究者Greenwood教授表示,解释电子如何在纳米尺度上运动对于理解物质发生的一切过程非常重要,而电荷可以开启许多生物、化学及电子过程,比如电离辐射与DNA相互作用产生的电荷以及随后引发的超速运动会引发DNA的损伤以及细胞的死亡,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该原理来设计治疗癌症的放疗方法,这对于揭示放疗方法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在时间轴上描述光和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可以帮助改善太阳能电池中光向电流转化的效率,或者帮助改善利用光的快速微处理器的工作效率。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超速电子在化学、生物以及纳米技术领域的应用,而超速光诱导的电子研究领域或许对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研究癌症疗法具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人员希望以此作为基础可以在后期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型放疗方法,来改善众多饱受癌症折磨的患者;相关研究由女王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
2014/10/23 16:03:00
科技博客网站Engadget报道称,谷歌正在测试一项新的搜索服务,当用户在搜索病症时,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工具与医生进行对话和询诊。 这项搜索服务背后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用户在搜索某个病症时(比如膝盖疼痛),谷歌会向用户发送一个通知,询问用户是否愿意与医生视频聊天。据悉,谷歌目前只针对部分用户来测试这些搜索服务。在测试阶段,所有虚拟医生咨询费都由谷歌承担。目前还不清楚在这项功能最终推出后,它的收费是多少。 尽管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与医生的虚拟聊天问诊方式肯定不能代替到医院面对面就诊,但是它却可以让用户在看病前就能了解自己的病情。 目前,谷歌发言人已经证实了媒体的报道,称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类似Hangouts平台的聊天工具,可以让用户与医生视频交流。谷歌表示,这项服务的目标是向那些搜索基本健康信息的用户提供最有用的信息。这项服务将与Hangouts平台整合。目前在Hangouts上,专家可以通过视频聊天方式向用户提供付费培训或咨询服务。
2014/10/23 16:02:00
据Forbes网站报道,微软在未来几周内将发布自己的可穿戴设备。这个设备应该是智能手表,它可以追踪佩戴者的心率,并且是跨平台的,同时兼容Android、iOS和WindowsPhone这三个平台,而不只是支持WindowsPhone平台。据接近项目的人说,在常规使用情况下,它的电池续航能力高达两天以上。 如果这样的话,那它就强过三星的GalaxyGear智能手表和Moto360,这两款都只能一天一充。 微软的这款设备据说在发布之后很快就会上市,以赶上年底的购物季。苹果的智能手表本来也说要在这时上市,但推迟到了2015年。 毫无疑问,就硬件设备而言,微软拥有全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不过市场表现并不如研发能力强劲。 早在2002年,微软发布了自己基于WindowsXP系统的TabletPC,它从笔记本电脑演化而来,摆脱键盘通过触屏笔输入信息。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比尔·盖茨在产品发布会上满怀憧憬地说:“伴随着TabletPC的问世,整个行业都将进入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移动计算新时代。”这款概念领先的平板电脑并没有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却激励了后来者。 2010年,微软又推出了Kinect。Kine
2014/10/22 16:40:00
“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基本上就是我们孩童时所幻想的高科技。”Jaeha Yoo说道,他在New Deal Design公司负责体验设计。实际上,很很容易领会,比如 GoogleGlass就会让我们 联想到电影《终结者》里施瓦辛格带的墨镜。 不过,下一波可穿戴浪潮中可能不会出现那种套在你耳朵上的电子设备。随着更微型的传感器出现,未来 可穿戴设备很可能会成为用户的数字化纹身,就像Yoo推出的UnderSkin这款设备一样。它是一个平五边形设备,可以植入用户手部皮肤下面,靠人体供能。目前UnderSkin还是一个概念,不过New Deal Design相信智能数字纹身产品将会在未来五年变成现实。 “它可能会提供一些比较普通的功能,”Yoo说道,比如打开智能门锁,支付,或是跟踪基本健康数据。不过,纹身的概念也令人兴奋,他们正在开发一个“增强身份识别”框架。Yoo举了几个例子,当你握着妻子的手,UnderSkin可以辨别出你和她之间的爱情关系;如果你和其他人握手,它也能分析出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UnderSkin变成了一个“身份识别”工具,了解你究竟是谁,成为了你的一个缩影,除了身份认证之外,自
2014/10/20 16:22:00
最近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芯片类移植物,这种智能芯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无线充电。研究人员表示,为了治疗帕金森症等疾病,医生必须将足够小的芯片深植入体内,这也为芯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提出了考验。而斯坦福大学此次的创新发明则创造性的解决了为植入患者体内微型芯片充电的难题,也使得患者接受移植的成本更低,安全系数更高。 传统的生物智能芯片大小和圆珠笔笔尖相仿,而Amin Arbabian等人则希望将这种芯片的尺寸再减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经过改造后,这种芯片可以通过压电效应(简单地讲,即通过压力变化产生电流的变化)进行充电,当超声波对这种芯片作用时,压电材料的芯片会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进行震荡进而产生电流,为芯片提供能量。同时,芯片中还安置了一个内置天线能够实时传输体内状况。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希望将其用于治疗疼痛的传感器上。 此次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成果正代表着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中生物电子疗法的潮流。众所周知,神经元信号传导是通过电信号实现的,而这一途径的异常会导致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于近日正式启动的BRAIN计划也专门划拨了大笔研
2014/10/20 16:20:00
据日本《朝日新闻》16日报道,日本一化妆品公司宣布,成功使用iPS细胞(人工多能干细胞)实现了“返老还童”,将一位67岁日本男性的皮肤细胞恢复到和他本人36岁时的皮肤基本相同状态。 据日本《朝日新闻》16日报道,日本一化妆品公司宣布,成功使用iPS细胞(人工多能干细胞)实现了“返老还童”,将一位67岁日本男性的皮肤细胞恢复到和他本人36岁时的皮肤基本相同状态。 据悉,该男性自1980年以来,一直定期提供36岁-67岁间五个不同年龄段的皮肤细胞,并由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将其转化为iPS细胞。 经化妆品公司分析,作为老化指标的染色体状态在五个年龄段均有所恢复,连67岁时采集的皮肤细胞也恢复到了和36岁时大致相同的状态。 该公司称,将使用此研究结果阐明皮肤老化机制。目前虽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会推动针对个人、不同敏感源的定制化妆品开发。
2014/10/13 16:56:00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在良性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并且费用也更贵。 近日,发表在《Obstetrics & Gynec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良性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并且费用也更贵。 该项研究中的两个妇科手术分别为卵巢切除术(切除一个或两个卵巢)和囊切除术(切除卵巢囊肿)。从2009年到2012年,卵巢切除术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使用比率从3.5%提高到了15%,囊切除术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使用比率从2.4%提高到了12.9%。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到2012年期间,在美国502所医院中进行了以上两种手术的87514名女性的手术数据,对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手术显著增加了手术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输尿管和膀胱损伤。在卵巢切除术中,传统的腹腔镜手术产生并发症的比率为2.1%,而机器人辅助手术产生并发症的比率为3.4%。在囊切除术切除手术中,传统的腹腔镜手术
2014/10/13 16:53:00
近日,美国已有250家医院开始使用一种能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房内一切病毒的机器人。这无疑给当下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带来了有效的打击。这台机器人名叫“小莫”,它使用氙气产生紫外线脉冲的原理,破坏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已有250家医院开始使用一种能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房内一切病毒的机器人。这无疑给当下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带来了有效的打击。 报道称,这台机器人名叫“小莫”,它使用氙气产生紫外线脉冲的原理,破坏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小莫”每秒钟能在半径为3米的范围内产生1.5次脉冲,可杀灭各种病毒,包括埃博拉。它发出的紫外光强度是太阳的2.5万倍。 报道指出,这种机器人于2010年首次面世,每台造价约10.4万美元。 该机器人的制造商赛诺费克斯的发言人表示,这种机器人可以杀灭一般医护人员无法清理到的角落、裂缝中的细菌和病毒,这样就能为下一个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空间。 报道称,相比变异且对消毒剂有抗体的超级病毒,埃博拉是一种很容易杀灭的病毒。只需2分钟,“小莫”就能杀死物体表面的埃博拉,而其他病毒则需要5分钟。 报道指出,虽然用紫外线给病房杀毒的方法已经沿用了数十年,但“小莫”无
2014/10/9 15:19:00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四个生物标记物,可帮助确认在未来五年内可能死于任何疾病的高危人群。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四个生物标记物,可帮助确认在未来五年内可能死于任何疾病的高危人群。 来自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能够指示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因为疾病而死亡的风险。 为了研究血液中那些分子可以预测5年死亡风险,研究人员从超过17000个健康人的血液样本中筛选出超过一百种不同的生物分子。然后,这些接受研究的志愿者随后几年的健康状况被随访。 发表在PLOS医学杂志的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鉴定死亡的四个生物标记物。这些生物标志物为清蛋白,α-1-酸性糖蛋白,柠檬酸盐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尺寸。其中,清蛋白以前就被提出和死亡风险有联系。这些分子本身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血液中,但它们的数量才是关键。新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检测人在五年期间较高的死亡风险。这些测量不同于已知的风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饮酒,肥胖,血压和胆固醇。当看起来健康的人进行了检查,试验结果也没有变化。 “特别有趣的是,这些生物标记反映死于非常不同类型的疾病,如心脏疾病或癌症,的风险。他们似乎是在身体的整体脆弱的迹象。接下来,我们的目
2014/9/30 14:47:00
你能想象到,全球有2.85亿人饱受视力问题折磨么,有3900万人饱受失明之苦么??更令人震惊的是:仅仅需要一副眼镜或者是简单的白内障手术,这其中80%的失明都是可以避免的。 你能想象到,全球有2.85亿人饱受视力问题折磨么,有3900万人饱受失明之苦么??更令人震惊的是:仅仅需要一副眼镜或者是简单的白内障手术,这其中80%的失明都是可以避免的。不过,问题在于大部分眼疾病患都在发展中国家或者偏远乡村,缺医少药,眼科医师更是稀缺资源。 一群年轻的眼科专家、工程师,就发明了一款便携式的眼科检查装备,叫做PortableEyeExaminationKit,简称PEEK,可以与手机适配,随时随地做眼科检查。他们希望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在没有任何专业眼科医生的情况下做眼睛健康检查。 这个产品的应用使用十分简单,即使是没有非专业医生也能够经过简单的培训和学习之后轻松上手。用户用手机拍摄眼疾患者的图片,并可以将图片传输回伦敦的莫菲尔德眼科医院进行分析和诊断。设备还能够储存患者的诊断结果数据,帮助日后医生了解病因和病史。 科技本来就应该让生活更美好,最近类似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除了可以监测、收集人体各
2014/9/24 17:46:00
1.为自杀倾向验血? 研究人员声称可以利用一种新发现的基因变异制成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以预测一个人是否有自杀倾向。 2.反坦克导弹探测器加入抗击疟疾 研究人员使用本来为反坦克导弹而开发的特殊成像检测技术,以检测感染疟原寄生菌的红细胞。 3.寻求人造血 英国艾塞克斯的研究人员距离成功研制出持久的人造血更近了一步。他们开发了一种人工制造的血红蛋白。它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替代现今输血的安全,持久和无病菌的选择。 4.新NaNose可嗅出致命肺癌 一种能够检测由肺癌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新的呼吸分析装置被开发出来了。 5.很快验血就可测抑郁症? 一项研究表明,有可能由验血来预测大脑中主导忧郁的网络的活动。 6.口袋中的实验室 软件使芯片实验室的技术能用一滴血进行几十个测试。 7.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是哮喘的简捷诊断的关键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微流体技术,利用中性粒细胞功能和哮喘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允许医务人员进行即使是轻微哮喘症的诊断。 8.新的血液测试可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 科学家创造了一个以脂质板面的简单的血液测试,有大于90%的把握确认患者在未来两,三年经历认知功能减退或阿茨海默氏症
2014/9/24 17:45:00
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实验结果表明,其独有的“净离子群(Plasmacluster)”空间净化技术对轻度至中度的小儿哮喘患者有减轻症状的效果。 夏普“净离子群”空间净化技术对雾霾黄沙中附着的细菌和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PM2.5中含有的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去除效果,目前主要运用于空气净化机和空调等家电产品,今后有望进军医疗器械领域。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以130名6~15岁的患者为对象,开展临床实验。在患者的住宅内安装实验设备,8周后发现引发哮喘的气道炎症水平的平均值降低。日本中央大学理工学部的大桥靖雄教授等人,将于11月举行的日本小儿过敏性协会发表这一实验结果。
2014/9/24 17:44:00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检查肾结石,超声波探测与CT检测同样有效。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随机抽取近3000名检测肾结石的急诊病患,分成三组。第一组由急诊医生运用超声波探测,第二组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超声波检测,第三组由放射科医生进行CT检测。半年过后,三组病患的就诊和恢复状况并无区别。研究人员建议医务人员在检查肾结石第一步时使用超声波探测,在花费相同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辐射。这一研究成果17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
2014/9/19 16:59:00
加州旧金山的Misfit9月16日发布新产品Misfit Flash,公司的第二个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不同的运动和睡眠情况。低于50美元的售价不是其与第一个产品Shine的唯一区别,Misfit Flash使用软接触塑料替代Shine的不锈钢机身。 加州旧金山的Misfit9月16日发布新产品Misfit Flash,公司的第二个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不同的运动和睡眠情况。低于50美元的售价不是其与第一个产品Shine的唯一区别,Misfit Flash使用软接触塑料替代Shine的不锈钢机身。公司表示Misfit Flash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包括柠檬黄、时尚褐色和简约白。 与前一产品类似,Flash使用纽扣电池,不需要充电。设备可自动追踪步数、热量消耗、距离、睡眠质量时间与周期,以及游泳。新设备可以监测游泳,因此其是防水的。设备的穿戴方式有腕带或系在裤子、衬衫、鞋或连在钥匙链上。 Flash的用户界面与Shine类似有环形LED灯,但灯光是红色的。Flash的整个面板也是单按钮的,可以用无线与苹果或安卓设备上的Misfit App同步。 美国的Flash售价是49.99美元,目前设备在亚
新闻排行
-
1各相关耗材/试剂供应商:[04-21]
-
2集采三方协议签好的,彩印一份协议交物管办张婧处[12-31]
-
312月30日(周一)设备科库房进行月末盘点,8点-14点暂停收发货业务,14点起正常发货。[12-26]
-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关于医用耗材配送验收工作的通知[11-22]
-
511月7日周四 8点-14点 设备科库房暂停收发货业务,下午14点起正常收货。[11-06]
-
6【重要通知!】[09-26]
-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于规范备货、择期跟台、急症使用耗材入出库的通知[05-13]
-
8关于《德清县人民医院院内医用物资精细化服务委托合同》签署告知函[05-10]
-
9关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内医用物资供应委托服务合同》签署告知函[05-09]